纺大学子论时尚> >> 带有中国韵味、中国元素的现代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的物质体现,正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渐成风尚。李宁品牌顺势推出的“国潮”服饰,将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与西方涂鸦式设计手法结合,在西式剪裁载体下呈现新式“中国风”美学,为现代服饰美学增添靓丽的一笔。 “中国风”的概念,其实最早是由西方界定的。包铭新教授曾指出:“中国风”是在西方话语体系下艺术风格的衍生。从洛可可时期的画作中可以看到,细腻的东方丝绸纹样与精妙瓷器的繁复,营造的是华丽富贵的气氛,是欧洲对遥远富饶东方的幻想与向往。中国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风格,它是从属于欧洲巴洛克(Baroque)和罗可可(Rococo)的一种艺术风格,有其特定的内涵,是指一种追求中国情调的西方图案或装饰风格,在纺织服装领域,主要表现于纺织品纹样和服装款式、色彩的设计,并不是由中国本土时尚汇集抽象而成的词语。 现代语境下的“中国风”,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风”富丽堂皇、明艳娇俏的固有认知,在国人自己的诠释下,以中国情调、中国文化(建筑、文学、艺术等)为灵感,结合当下流行趋势而创造,展现的是中国文化在时尚角度新生的风貌从而有了更广泛的表达角度和更深意的内涵。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富含中华民族特色、充满魅力的中国元素,以其独特神秘的诱惑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时装大牌,开始从遥远的东方文化中寻找创新灵感,他们将西方剪裁体系与东方文化结合碰撞,展现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情调,如Armani撷取中国文化元素“四君子”中的竹作为主题诠释,在其春夏高定系列中,用经典的小西装版式与飘逸灵动的裙装、裤装搭配,廓形恰到好处,材料厚薄有度,相得益彰,清新脱俗,加之东方神韵的水墨画与清雅的竹元素,让人不禁联想到气韵周全的文人画,一种超脱工业化的气度跃然跳脱,飞针走线间描写出东方气质下柔情万种的清丽,和东方竹韵的风骨傲然。 ![]()
图片来源:盖娅传说
然而,与国际时尚演绎的中国神韵不同的是,一些国人设计创新的中国风,让人看到的却是另一种风情。在法国戛纳电影节红毯秀中,中国影星张馨予身穿中国设计师胡社光的东北大花袄礼服,僵硬地把画布作为礼服面料,无视礼服设计原理,丝毫没有美学可言地将红绿色进行拼凑,粗俗异样地在国际舞台上曲解中国民俗文化,以哗众取宠的方式恶俗着“中国风”。无独有偶,同在戛纳红毯上,有中国影星穿中国设计师用五星红旗为元素设计的礼服,浮浅的表现手法让“中国风”即无东方神韵又无民族风情,落得被人耻笑的地步。 ![]()
图三 图四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15177664_13082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LAHS8D10517SVVM.html 其实,胡社光们没有真正领略到“衣以载道”的道理,对中国元素的灵感应用一知半解,对于“中国风”的诠释南辕北辙,是其作品令人贻笑大方的关键。服装虽是视觉艺术,可以采取写实手法对中国文化现代表达,但将民族元素堆砌或滥用,就易模糊了文化内涵颠覆了精神本质。中国文化滋养的现代时尚,流行元素是皮肉,是形,历史文化精神是灵魂,是神,只有神形相持有道,神形自然流露之时,才能达到自然有度的境界。 当今市场,由中国潮流品牌将自身的设计理念与中国文化元素结合,推出新颖的服装款式,牵动国人神经。如中国李宁品牌2021年巴黎春夏时装周,融合未来感的数字化技术,用“地、火、水、风”构成不同的虚拟场景,进行服装展示和主题诠释,运用中华百纳元素所推出的“运动系列”作品,创造出了更加多元的中国服饰之美,在西方的时装舞台上,用中国悠远文化作创新灵感之笔,谱写出了民族之歌的美妙音符。 ![]()
图五 图六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421881199_559321 “东方是灵感永恒的发源地”。环顾传统文化,创新“中国风”,我们如能更多的挖掘其内在精神性表现其民族的文化自信,而非简单粗暴地将中国元素不加思索地拿来应用,在丰茂的中华人文背景下,中国风尚有何理由不能屹立在世界潮流的风口浪尖上呢? ![]()
图片来源:上海时装周网站
作 者 | 蓝越(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艺术研究生)
编 辑 | 毛立辉 图 片 | 盖娅传说,上海时装周网站,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