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M其实是少女服装品牌Brandy Melville衍生出来的一种穿衣风格。这个主打少女甜酷系的品牌,以简单设计为主,格子、吊带基础款为调性,融合美式加州随性奔放热情的着装风格,受到许多年轻女性的追捧而成为一种流行趋势。BM风格最大特点是它生产的所有服装只有s码,“短紧露”便成了BM风的标志,BM女孩最常见的装扮,就是短小露脐上衣与格纹A字短裙或是阔腿裤的搭配。 ![]() BM风火遍全球自然离不开“明星效应”。BM在洛杉矶开设第一家线下门店后,因受到许多好莱坞女星的喜爱,如Taylor Swift 、Kendall Jenner 、Bella Hadid,她们消瘦而欣长的年轻身材,透过BM的诠释变得更为性感甜酷,许多年轻女孩开始效仿这种穿搭,BM风在欧美地区走红。韩国女团Black Pink成员,在各种场合淋漓尽致地演绎着的BM风的穿搭法则,令许多年轻女生趋之若鹜。中国最具BM风代表性女星的欧阳娜娜和虞书欣,在她们的私服照片中频频晒出BM风装扮,吸引着无数年轻女孩的争相模仿。 ![]()
图1 BM风典型穿搭
其实,“短紧露”的BM风格穿法并非这个时代的创新,上世纪70年代,美国盛行嬉皮文化,以Jane Birkin为代表的女演员发明了将上衣卷到肋骨处打结的穿法,自此T恤的衣边开始越卷越高。80年代的Madonna在《Lucky Star》MV里,用短上衣表现自己的性感,成了时尚的标杆,极短上衣与任意下装组合,成为很多人的出街选择。BM风的第二标志性元素格纹和针织,均取材于美式校园风格,而BM风重点模仿的就是传统的常春藤派系。早在1900年代,学院风服装是常春藤盟校的上层人士所专有,也是身份的象征,后来便于运动的针织毛衣、棒球夹克、格子衫成为常青藤代表性单品。1934年李维斯打造出第一条女士牛仔裤,牛仔元素也被前卫的女学生们发展为学院风必备品。上世纪90年代,年轻女孩儿们把以上风格融合,这种“短紧露”的风格在时尚圈第一次火起来。BM风以低饱和色调为基本色,用碎花、条纹、格纹及民族风印花散发少女气息。短上衣与格纹裙,曲线张扬,充满青春活力的学院气息,休闲随意的风格搭配柔软舒适且有弹性的面料,使女性用最舒适的方式呈现着最自信的自己。 ![]() ![]()
图5短上衣销量对比 图6 BM官网售价
基于其社交属性,BM品牌采用了只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素人女孩的日常穿搭状态,从而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感,并且将线上社交平台的耕耘于线下的体验结合。这种更贴近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营销策略,导致了该风格的盛行。除去上述的表象,BM风背后到底在流行什么?我们研究发现,国内追逐这种风潮的年轻女性,她们看似只是因为好看、时髦,但究其流行背后的文化根源不难发现,BM所代表的白瘦美幼的审美文化现象,是千百年来女性不变的目标,在新时代换了一种名义而已。 “白瘦幼”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古诗中常用“肤若凝脂、仙容似雪”等词语来赞颂人们心中的理想女性,“白瘦幼”的精致美更符合国人对于女性的美好想象。进入21世纪后,国家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富足,“白瘦幼”是一种养尊处优的写照。白代表不必风吹日晒,瘦意味着无需体力劳动,幼意味着从未遭遇挫折。 其实,BM风从流行开始,有关BM风所代表的价值观争论就没有停息过。在中国,BM审美标准却正逐渐成为流行的社交资本。有人开始有意无意宣传“BM女孩”的概念,甚至发明了“BM女孩身高体重对照表”,成为“BM女孩”就意味着成了好身材的代名词,这在无形中给穿不了BM的女生沉重的自卑感。女孩儿们为了追上这一时尚“标准”疯狂节食甚至起了抽脂的念头。相关调查显示,53%的13岁女孩“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而到17岁,这一数字飙升到了78%。 这一极端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主流观点:BM风是对身体的羞辱。这种与多元化审美背道而驰的经营理念,让BM一直处于舆论的风暴中心。BM曾解释,品牌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最小的尺寸对于成本的控制是最有利的,这样能确保品牌的低价高质,减少库存风险,但这样的澄清似乎也并不被理解。 但实际上“只卖s码”的品牌概念无非是种营销手段。BM品牌五十年如一日生产小码服装,却圈住了那些身材娇小、经济水平有限的青春少女们成为BM的忠实粉丝。对品牌经营来讲,细分市场,让目标用户越明确,越能获得固定圈层的忠诚度,方方面面顾及到反而会导致核心消费者流失。 从这个角度讲,BM的运营策略十分有头脑。问题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瞅准年轻女孩“追求完美”的特点,通过营销BM风来贩卖现代人的身材焦虑,用一道道凝视“商品”的目光,打量女性的身体,暗中物化女性,从而引导年轻女性对健身、医美整形等一系列行业的追捧来获利。 社会提倡多元化审美,正是想让不同人群都能展现自信的一面。在世界上千万种美中,最美的风格是忠于自我,盲目追求流行,反倒是有违初衷。年轻女孩学会欣赏自我的独特美,将自己个性化的部分展现出来才更美,一味地追求大众定义的“美”,就会失去自我判断力,时尚和美就会被他人所定义。流行只是一些符号的变更,当某种风格或时尚潮流出现时,我们需要回归理性,保持清醒和独立,走出美的误区。BM风可以是一种风格,但绝对没必要成为需牺牲身体去追捧的风尚。 作者:吕冠阳(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艺术研究生) 编辑:毛立辉 图片:网络 本文为 时尚在线(http://www.chinasszx.com/)专栏作者:吕冠阳的原创作品,责编:ucoo。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chinasszx.com/shishangzhuanlan/fangdaxuezilunshishang/2021/0107/10795.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时尚在线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