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在线-让时尚离你更近

时尚在线-让时尚离你更近

道学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决定了道教与佛教信仰的差别

2018-09-08 来源:道教之音 编辑:中国时尚在线
摘要:道教和佛教的生命哲学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道教崇尚仙道贵生,珍视人的现世生命价值 ,在生死问题上历来重生恶死;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主观努力,不断提高个体生命的质量,正所谓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强调实践性,认为生命是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改变的,
道学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决定了道教与佛教信仰的差别

 

道教和佛教的生命哲学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道教崇尚“仙道贵生”,珍视人的现世生命价值,在生死问题上历来“重生恶死”;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主观努力,不断提高个体生命的质量,正所谓“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强调实践性,认为生命是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改变的,正所谓“延生有术”,可以通过养气来强身健体而延续生命。

佛教也看重生命的价值,认为现世生命在六道中轮回不止,终极的目的是解脱苦恼而进入涅槃,所以现世生命是进入涅槃的必经阶段或曰是将来往生的资粮;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业报改变未来发展的轨道,正所谓“欲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事,今生作者是”;佛教强调身口意三业的修习,更强调修心的作用,正所谓“三藏十二部经皆是一心”。

道学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决定了道教与佛教信仰的差别

 

虽然都是一种有关于生命的哲学,但道教与佛教的生命观在对生命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具体的修习方法上有很大不同:

【对生命的态度不同】

道教重视现世人的生命健康,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艺、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民风民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特别注重养生,西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长生之道,道之至也。”因为道教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宗教,所以最接地气。中国自古就流传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鬼神、九贵人相助、十养生、十一择偶、十二趋吉避凶”的说法,其中的第十就是养生,所以养生历来受到重视。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强调:“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道教养生修炼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保持生命的健康、延缓衰老、延长生命。

道学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决定了道教与佛教信仰的差别

 

而佛教也重视现世人的生命价值,在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法门中就有“精进”一说。《佛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但是,佛教又认为现世人的生命是“臭皮囊”,正如《六祖坛经》所言“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狮子峰禅师则言“叹此生无有是处,奈谁人都被他瞒;筋缠七尺骨头,皮裹一包脓血。”净土宗讲往生西方净土才是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唐代善导大师的劝导下,很多人为了早一天往生西方,爬到高树上念佛,在声声佛号中舍命归西。

可见,道教的生命观表现出重现世的思想特色,讲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佛教在重视现世修行的同时,更重视来世来生,而活着是为了更好地修行。

道学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决定了道教与佛教信仰的差别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同】

道教重视生命的保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养生修炼成为道教实现长生目标的重要手段。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就建立在自然天道观基础上,注重追求人的生命的长久。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也说:“夫气者,所以通天地万物之命也”,即人命出自天地之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发挥主观能动性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

道教养生的主要内容在于“养气之道”,正如《云笈七签·食气法》所说:“养生之家,有食气之道。”养气作为一种技术层面的方法,始终是建立在道教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的。葛洪在《抱朴子》中反复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即道教认为我的命运是掌握在我的手上,提倡逆修成仙的思想,表现出大无畏的积极探索命运奥秘的精神。

道学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决定了道教与佛教信仰的差别

 

佛教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业报轮回的思想是联在一起的。佛教提倡有因必有果的“因果律”的法则,即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所谓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如《中阿含经·思经第五》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瑜伽师地论》亦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等等。

佛教典籍中的“业”通常分为身、口、意三个方面。一般的说法是身三、口四、意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谓之身三;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不两舌谓之口四;不贪、不嗔、不痴谓之意三。能做到这些谓之十善业,否则即是十恶业。

在佛教看来,芸芸众生都在轮回当中,不得解脱。业力是不会消失的,造业后会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存续下去,直接影响到造业者本身,且会带来一定的果报并通过六道轮回体现出来;正所谓造善业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果,因果报应。

由此观之,道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生命主体可以掌控的,目的是为了延长现世的生命长度;而佛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业报轮回的制约,生命主体受到来自前世的业报的制约而无法完全控制命运的走向,其目的是解脱生死轮回。

道学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决定了道教与佛教信仰的差别

 

【具体修习方法的不同】

道教吸收了先秦的神仙观念、“天人合一”、《周易》、阴阳五行学说、老庄道家哲学等思想的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而着重对理论进行扩展,相继提出了“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德养生”、“宝精行气”等一系列养生思想理论,进而建立起具体实践道教生命哲学的庞大思想体系。

道教总结出一套实践力行的方法,即创制了一套独特的修炼方术,主要方术有内养、外养和房中术。所谓内养,是指按一定的方法运用人体内固有的“精、气、神”的力量来达到长生和成仙的目的,具体又分“守一”、“行气”和“内丹”三项。外养的方法主要有服食和外丹等。房中术(也称男女合气之术),讲求男女阴阳合和及房中节欲,其在推动性健康方面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从而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大乘瑜伽行派佛法认为,一切由“心识”所造,所以一切法中以“心识”为最殊胜,其将佛法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种;其最根本的是心法。

道学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决定了道教与佛教信仰的差别

 

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是感官经验能力的来源;意识是以整个世界现象(诸法)为对象,所以也称为“法识”;末那识为执著,阿赖耶识则是我,是凡夫妄起我执的根本,众生因为受困于“我执”中而不得解脱。所以佛教的修行,重点仍在于破除自身的执念。

从以上三方面去对比佛教和道教,或许可以使更多人明白信仰的根本是什么,从而可以为大众树立起正信正行。

注:道教之音根据会议发言整理。作者谢路军,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主任。

(道教之音编辑整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时尚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26159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18 chinass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时尚在线
苏ICP备180348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