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它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道教的发展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它依然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当今,中国正进入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复兴大业的重要内容。而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如何在未来的中国社会发挥作用?道教对未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面对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道教有哪些解决之道?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专程赴中国道教圣地——西安终南山,独家采访了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任法融道长。 任法融道长是中国道教界的“领袖”级人物,他从小学习儒家四书,精通中国传统文化。他学养深厚,著述丰富,不仅是道教的虔诚信仰者,也是研究道教的泰斗。他经常在世界各地讲学,传播中国文化。他还是全国政协常委,积极参政议政,经常从道教理念出发,对时政大事提出真知灼见。 ![]() 任法融道长
任法融:从道教来说,这个地方是最早的,从老子讲经算起已经2000多年了。春秋战国时,这里已经有道教的一些建筑,只是建筑物没那么庞大。大型建筑,是秦汉之际扩建的。为啥秦始皇悟长生之道对老子就特别重视?据传说,秦始皇派徐福到东海采药,就是想长生不死,最后就老子的《道德经》里有长寿之法,所以秦始皇对于老子特别重视,并在那时开始增建庙宇。历代人都说它是“天下第一福地”。 为什么老子经典里头经常谈到长生之术?比如他讲的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无形中触发天道,如何能长生,老子的《道德经》里头经常阐述长生之术,秦始皇本身就好长生之道,史书记载:“始皇谋长生之道,亲见老子,故建老子庙。”但是到汉代,刘邦治理天下时延承不多,到第二代也延承不多,到第三代文帝,就尊重老子的“无为而治”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就是如何治国,大道至简,所以以正就一个政策,治国就对了。 这个理论文帝就重视了,所以汉代治理坚持以老子的“无为而治”。景帝是文帝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言,沿用老子的“无为而治”,就天下太平,社会稳定,而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所以汉代显示“文景之治”。在解放以后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甲乙两个版本,据考据那是汉代文帝时代的本子,说明那个时候,汉朝文景时朝野大臣都遵从老子道德,老子兴盛一时。秦始皇重长生之道而修老子庙,汉代重视老子“无为而治”,后贞观之治而大修楼观台。秦汉扩充以后,就代代都重视。老子的《道德经》,代代都研究,代代都有著作。都说《道德经》可以理政治国,可以用兵打仗,可以为人处世,它是含括全面的一部学术综合性的经书,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一些学者或有识之士都学老子《道德经》。 ![]() 楼观台内的吕祖殿。
任法融:据学术界考证,除《圣经》,老子《道德经》发行量最大。所以国际上都特别重视。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在三皇时代,天人合一的文化仍然是以道为它的根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形成以后,追本溯源还是以道为核心。就那么厉害,现在你看社会进步,科技飞跃发展,中外的一些学者都重视老子,文学界、科学界、政界和军界都认为老子《道德经》蕴藏很多智慧。 现在科技虽然很发达,但是诺贝尔奖的宣言还有世界上的名流,都宣称要学习中国的老子。虽然《道德经》只有5000多个字,但是包括面特别广,是阐述世间万物的原理。 《道德经》的头一条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妙之门,谁都没办法,你说要用兵可以,要治国也可以,养生也可以,为人处世也可以,说它呼牛即牛,呼马即马,愿意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可以叫科学,也可以叫哲学。 因为老子讲无为,讲道本身并没有形象,你说道大我说小了。老子在第一章上的“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话就是最高的哲学范畴。“道”等于“无”和“无极”,它不是普通常见之物,也不是绝对的不存在,而是纯粹、朴素的物质,是先天一气。 尤其是在当代,科技飞跃发展,最近科学界把目光投入物质量子纠缠这个理论,这一现象是一个十分奇怪的东西,因为它能产生“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通俗解读这些科学术语可以发现,它们同宗教中的许多现象描写,诸如道教灵魂出窍(穿越)说等等,有着十分类似的结构。现在只是慢慢验证而已。神学与科学、哲学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冲突,只是认识层次不同罢了。 目前有人认为,我们的科技还赶不上人家,有些东西是慢慢地实践,慢慢地应验,慢慢地通过人们利用才慢慢地认识。所以年轻人对道文化继续研究,它不仅是个理论东西,实际作用也包含在里边了。这如同宇宙学的功能。能量在里边了,这个能量是什么?《周易》里面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是怎么来的?就是能量的存在。 老子在几千年前就认识这个问题了。说植物生长繁茂,现在繁茂,就是只顾叶落凋零而归根复命,这是植物。动物生老病死,事物成败兴衰,吉凶祸福,这是怎么一回事,主要谁作用着?是能量,就说这个能量大,谁都挡不住,任何时候都挡不住。 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谁都挡不住的东西。天子皇权都不能驾驭,英雄豪杰不能抵抗,金钱不能买卖,智谋高士不能算计,这个能量是无坚不摧。要慢慢认识这个事,这就叫法则。新事物叫规律,自然法则是逃脱不掉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大智慧。这个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是真理。这不光是个理论,也包含着能量。 这个能量是无坚不摧,你搞地下的程序,你看党政干部受贿的,你做得藏得再严实,一步一步,量大质变了。只要把你暴露了,双规,受处分,或大或小或善或恶,最后终究是有后果的,这个后果就是运行程序,你再藏得严实,是逃不脱的。过去民间说的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只要这样做了,你就跑不了。 ![]() 楼观台内的太极图案。
任法融:最早道的产生就在三皇时代,按照《庄子》的记载,黄帝治天下19年,天下大定,往空同之上,见广成子,就是现代的广成老祖,问:“无为而治,敢问治天下奈何?”广成老祖没有答复。轩辕黄帝回去之后,思考了三个月,然复见之,就是第二次见,“无为而治,达于止境,敢问修身奈何?”广成老祖说你今天问的才对。道从那个时候就已产生,且至今蕴含了5000多年的思想。 道的思想在那个时间就讲了天子之大道,宇宙之生发,本源就宏观地讲了这些内容,修身之术就从那个时候把黄帝给教化的,所以道家的文化教益在黄帝时代就已产生,起承在老子,已经迄今5000多年历史,治国大法、用兵之术、处世之法都在《道德经》里面。道教讲天地人三个是一体的,谁都分不开,谁也离不开谁,天地人三层,它是合一的,是个统一体。但是那个时候还是以道为核心。 有领导让我把这个天人合一讲清楚,太抽象了,我说有个具体办法,以人道看天道,以天道看地道看人道,天、地、人三层才能统一。举个简单例子,谁要脱离道,谁都不能太平,天地都不能太平。天地也有失道,天地失了道咋办呢?天地不清,地不盈,河海不净。 地震之后为什么有滂沱大雨,那是哪里来的?地道有反应,天道也会有反应,这就是说天地人三者是一体啊。所以在三皇时代,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能光看人,人类在不断破坏生态,这都是人造成的,不怪老天爷。老天还来问你们呢?天道不是人家造成的。这就是天人合一。 所以人对自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过去的一些大文学家观天道,知人道,符合自然规律。观天文、知地理,而晓人间社会。这才是文化。现在我们的文化肤浅得很,你们看报纸、看天气预报、看国际形势,打仗从哪里形成的?这要看天道。为什么国际上很乱,就是脱离了道德关系,就这么简单。 ![]() 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
任法融:我把这“人道”总结四句话。道德滑坡,良心缺失,情义淡薄,势利为重。为了利益,父子决裂,儿子都不认他爹了。只看势利,不讲良心和道德了。以利益为重了,利益为重之后把一切都湮没了。 道教就讲人道和政。道不远人,而人自远。现在势利太严重,势利不严重,什么都解决了。《孟子见梁惠王》记载,战国时代,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所以如果国家上下都争这个利益,国家就危亡了。当官为民的都为利益着想,这个国家就完了。这个道理很抽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国家的发展,只讲利是不合适的。后来梁惠王就尊重孟子的说法,说你说的对,孟子说,说的对你就遵照而行,符合国家大利的。而现在都是讲利益,追求利益越来越重,家里人都不认。很多人都没人情味可言,父子都没关系了。情义淡薄,道德滑坡,良心缺失,势利严重。我就总结这四句话。 ![]() 任法融道长当场为本刊挥毫泼墨。
任法融:这些道家经典,一下子说是要理解、身体力行,还是很困难的。需要通过本人实践,我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牛鬼蛇神”时,才把这个道悟出来,才理解的。我有15年在当“牛鬼蛇神”。
任法融:对。我在修水库、修路、“劳改”时,我才理解《道德经》。“劳改”嘛,“牛鬼蛇神”嘛。 比如说“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者无为”的意思,不是说光治国,也说为人处世。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不但是人类,每一个事物都有它本身的存在,它都有它的发展动向,都有规律存在。你把它的情理理顺了,就成功了,理不顺情理就不成功。比如松树,它本身就是四季青的,它的情理就这样子。杨树,你说要它四季青,那就是你的主观的。你的主观改变了,你就违背了规律,是人为的了。“无为”是说你的行为要依照事物本身的发展。 比如说,自己生的儿和女,各有各的个性。你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比如说我是父母,我要把意志强加在儿身上,这是不对的。道家思想和儒家的不同,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究辩证地看问题。儒家讲三纲五常,是调治人类的,是不自然的东西。 创业以后,徐茂公等道人就说主观看世道,为老百姓的人就能成功,顺道而成。后来很多人看问题,始终是喊天叹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徐茂公说你都不要急,天下是李唐的,谁都不行,爱老百姓,天下就是李唐的,谁都不要争。最后也是李唐得了天下,顺其自然顺道而成,顺应民心。这就说明咱们的一些人为的主观意志要强加上去是不可行的,每一个事物本身都有它本身的规律,有它的情理,如果违背了,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是不行。 事物也是这样子,是不是?你比如说是人家开个宝马车,宝马车的架构就是那么快啊,你开个四轮车,你非要撵人家,不但撵不上自己还翻了。这就是说你要撵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你就是人为的。四轮车本来就跑不动啊,你要把人为的强加在无为上面。无为和人为,要认识这个问题,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的,天道也是自然的,你说这个天气热了,皮衣和棉衣就穿不住了,你说是皮衣和棉衣有问题?不是的,它们本身没有问题,是人们利用得不对。所以说天道自然,人道自然,所以说一切违背规律的事情必然是不会成功的。 所谓“无为”,我说就是事物的情理,是事物的自然规律。 ![]() 任法融道长题赠本刊书法作品《文以载道》《文道千秋》。
任法融:是,我认为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环境方面,措施还是不够得力的。对于这个问题没完全认识到位,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所以根本问题和要害还没有抓住,病没看清,自然就还下得不够准。经济发展与人类、与自然阴阳造化都是有关系的。一些经济问题还是人为造成的,是有泡沫的,比如房地产问题,有人为的因素。 正因为人的干预太多了,市场规律本来如此,你看物价的涨跌,货多了价格自然就低了,货少了自然就价高了,这是个必然规律,市场就顺其自然发展嘛,你多管他干啥?对于房地产,没有办法解决吗?还是没有抓住关键问题嘛。你不去干扰他,无为而治嘛,充分发挥市场本来的调节功能,这就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所以始作俑者还是人为的因素。 比如说,现在西安市的空置楼房一栋一栋的,但为什么现在空置楼房还在涨价?这就搞不懂到底是谁在胡操作。空置楼房那么多,房价要是降,这就是正常的规律,房价要是涨这就是人为操作。房价现在有些还在涨,这就是过分操作导致的(好多都是人为炒作)。就像西安,还有全国很多大城市的楼房都是空置房,特别多,但现在还在涨价,为啥还要涨价?这不是人为操作错误嘛。
任法融:对于道教这个人数很难统计,很难有一个准确科学的统计口径。正式入观的道士可能是没有多少,社会上散居的比较多,国家统计局无完整统计,也统计不了。 ![]()
任法融:对,我不看重这个,认为都不准确,没啥必要。
任法融:在香港,也有人向我提到这个问题,宗教在那里还很活跃,道教比较是沉稳一点,他们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任何宗教都不要(人为主动)发展,人为发展是不正常的,就不要去主动地吸纳,要顺其自然。 宗教突然而起突然而落,都是违背了自然,违背自然的发展难以持久,对于宗教,我认为发展宗教的提法是不对的,不要人为发展,不要人为操作它。 有的宗教借助宗教敛财,借助宗教兴建庙宇,坐高级汽车,都是不正当的操作,我当会长以后就不主张修建庙宇。过去出家人都是修行、坐禅,还有就是钻茅庵、入山住山洞,现在人为操作的,搞一些骗人的东西,我看都不对。我认为这种行为是走偏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唉,国家的法律也是有漏洞。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顺其自然,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顺应社会的需求,人为的操作是错误的。我认为宗教人为的发展都是错误的。 ![]()
任法融:经济来源,过去只是种地,种地为主。现在还有一些地,自己种。
任法融:不募捐。现在化不来缘了。有一些香火钱,小小布施。做法事,南方的道士做法事的多,上海广州的做法事的多,北方少。 商品化、经济化对于宗教形成冲击,这样就弊端多。一些宗教的修行人借机敛财,那还发展啥宗教?背道而驰,南辕北辙。把宗教异化,当商品赚钱呢。修行成为一个职业了,成饭碗了。
任法融:主要就是大道至简。这个最原始的养生法,是轩辕黄帝传的,传的很简单,也就几句话。后来就把这话越拆越多,著作越来越多,越多就没实效了。其实,吃饭规律,饮食规律,生活就规律,就是养生。不用人为的胡作,胡作都不正常。 所谓要吃饭!要饱肚子,急着去吃,吃了有规律,起居有常,动静有时,这就对了,不要人为的,人为的都是错误的。
任法融:这个炼丹是丹鼎派,丹鼎派最后都失败了,因为还是没有生命力。到底怎么做好,就是清心寡欲。成吉思汗问丘处机,道长你炼丹,我是不是能够长生,道长说不行,清心寡欲可以延年益寿,但是不能长生不死。丘处机给成吉思汗说,“清心寡欲,延年益寿”,就这八个字,但后来人把事儿搞复杂了,添油加醋越来越多,结果就不起作用了。 “清心寡欲,延年益寿”,就这八个字,长生不死本来就是错误的观点!一直错误的。
任法融:我82岁了,看报纸,还不用眼镜。昨天还和一个小伙摔跤,他没摔过我。我到嘉兴去讲,讲两个小时我都能拿下来。对,就是自然养生。
任法融:交流很频繁,我去过台湾,去过好多次。台湾的王金平我也见了。我向他谈了对宗教问题、对文化领域的看法,王金平都很接受理解。两岸之间的问题,从宗教和文化方面着手,还是有效果的。我们与香港道教界也常来常往。
任法融:不要那些东西。你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都是有文化的,搞个道文化研究就好了,不要搞形式,搞形式都是错误的。我主张,要成为道士,就要成为一个理性的信仰者。 看看古代,李白信奉道教,是个居士;赵孟頫也是个学者居士;吕洞宾也是个居士,不要搞得太形式化了,不要拘泥于形式,重点是接受道教的理念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