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17日,中国电影人沸腾了:王景春咏梅双双斩获柏林电影节影帝后!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电影首次承包影帝后桂冠。 可谓历史时刻的诞生。 上一次荣获影帝的,是《白日焰火》的廖凡。那是2014年。 获影后的,为《女人,四十》的萧芳芳。那是1995年。 再远一些,能够享此殊荣的,全为经典神作——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夏雨。 《花样年华》的梁朝伟。 《活着》的葛优。 《清洁》、《阮玲玉》的张曼玉。 《秋菊打官司》的巩俐。 能够同时拿下影帝后的,则寥寥无几。最近的一次,还是4年前的《四十五周年》,男女主汤姆·康特奈与夏洛特·兰普林双双称帝称后。 当主持人念出“最佳男主角王景春”时,全剧组懵了,停顿片刻,王景春才站起,与《地久天长》剧组成员抱团痛哭。 掌声与眼泪洒遍全场。 ![]()
更激动人心的是,下一轮颁发“最佳女演员”奖,颁奖嘉宾念出来的名字,又是一个字正腔圆的中国名字:“咏梅”。 尾音刚落,在场中国人无不欢呼。 全剧组再次抱团痛哭。 ![]()
你无法想象,这两位年仅50岁的演员,站在颁奖台上,那种兴奋到颤抖的神情,就像两个激动的孩子。 他们眼中闪烁的泪光一直没消散,在台上反复诉说的,只有一句话:太开心了! ![]()
是啊,太开心了。这一刻,不仅属于中国电影,更属于他们自己。 他们用演技、韧劲、真情打造了一个电影奇迹,从四面楚歌的国际市场,突出重围,战胜强敌,创造了中国电影最辉煌的一刻。 特别是王景春。 46岁,仍专注电影事业的王景春。 ![]()
说到王景春,你也许没听过这个名字,更会怀疑,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演员。 但若提到《金陵十三钗》里的中国军人,《影》里的鲁严,《黄金时代》中的老黄,他的身影,一定会在你脑海中一晃而过:哦,原来是那个小人物。 是的,他一直在演小人物。 小到大多数人只略微记得模样,不认识名字。 就像他的获奖感言:“五年前我坐在台底下,今年我站在这了。” ![]()
![]()
5年前,廖凡获影帝,他作为《白日焰火》里的跑龙套,也参加了柏林电影节。看着昔日兄弟上台领奖。 那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白日焰火》诞生了一个影帝,名廖凡。 鲜少有人清楚,《白日焰火》还有一个小角色,叫王景春。 5年光阴,对一般人来讲,不过是最普通的1825天,可对他而言,却是演员倒计时的限期。 他已40多岁。依旧无名、无钱、无优质资源。 就连多说几句台词的角色都没有。 眼看距离演员二字越来越远。 只能熬。 在《地久天长》前,他演了21年戏。 大多为男配,有时连男配都算不上。 拿到柏林影帝奖杯后,王景春第一时间跑去电影宫外的墙角,静默点了一根烟,杜江恰好看到这一幕,问他在想什么? 王景春只剩下傻笑:“我在回味首映后的感觉,觉得这部电影真好啊!我也演得真好啊……” 是啊,演得那么好,但演得那么难。 成名前,为了能成为一名好演员,他干过宣传,卖过童鞋,整天游离在最底层的市井阶层里。 后来有机会真正进入演艺圈,可因长相问题,一再被放弃,与主角一直无缘。 但只要角色来了,他都会接,无论大小,逮住机会,就会尝试。 并且,演得极到位。 《白日焰火》里的干洗店老板,充满阴郁气息,简直一变态人。王景春演得像模像样。 他把对女店员的迷恋,对生活的抱怨,对世界的不满,全藏在眼里。 看过电影的人,几乎无差评。 ![]()
《我是证人》的刑警鲁力,暖心又温情。 杨幂想凭此片转型,观众不买账,但看了王景春的表演,皆是好评如潮:王景春的打斗戏感觉很真实,十分过瘾! 其实,早在2013年,他就在《警察日记》里扮过警察。 同一类角色,到他这儿,完全是不同呈现。 以前柔中带刚,如今刚中带柔。 动作、眼神、一招一式,层次分明。 剧组人都说:他可塑性太强了。 ![]()
还有《黄金时代》里的老黄。着西装,手持烟,笑容亲切又疏离。 整场影片,内敛又张力十足。 对萧红的情,对人物的把控,对情绪的琢磨,都是极其精准的。 ![]() 注:电影《黄金时代》剧照 他凭借对演戏的痴迷,一步步、一点点、一次次在小人物中体会大情爱。 他是有天分的。 有一次,王景春去剧院,偶然碰到剧团在招募演员。 现场考题只有一个:你家着火了。 很多人应聘,但全部失败。 王景春站在人群中,喃喃一句“这多简单啊!”路人将他推上台,他一秒入戏,大叫、嘶喊,随之拉起评审老师就往门外跑。 惊得评审团大呼:“我真以为自己家着火了。” 其悟性,令张艺谋赞不绝口:好演员! 熬到2015年,他的演绎生涯才有了起色。 但他,依旧只执着演戏,从不抢戏耍大牌。 与之合作过的演员都说:“他是甘愿做配角,全力陪衬那些比他更年轻,资历更浅的人。” 十年磨一剑。如今,他终于熬出来了。 ![]()
![]()
![]()
这样的演员,还有同时获奖的咏梅。 ![]()
与王景春一样,大多人对咏梅是完全陌生的。 如果不是摘得影后,怕是没有人知道,在中国演艺界,还有一个好演员,叫咏梅。 她并非科班出身。 大学学的经济贸易,毕业后也做着与演员无关的职业,在广告与贸易公司徘徊。 直到有幸遇上许戈辉,才稍微与娱乐圈产生连接,当了《约会星期天》的主持人。 因形象好,气质温婉,《牧云的男人》导演找上门,咏梅迷迷糊糊,听说要拍电视剧,甚至有些厌恶。 导演力劝其签约,咏梅才正式踏上演员之路。 ![]()
拍摄当天,她就懵了,没学过一天表演,不会化妆、不懂走位,更不会拍哭戏。 为此,闹出很多笑话。 惹得摄影师抱怨不已:“什么时候能哭了,我再开机。” 后来又继续拍《北京爱情故事》、《至高荣誉》。 一直拍到《梦开始的地方》这部影片,她才对演戏有些眉目,慢慢由新人小白,变为不太成熟的演员。 可是,麻烦又来了。 娱乐圈向来对女演员极其苛刻。 必须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瘦成皮包骨,还得有强烈辨识度。 她眼睛不大,鼻子不够挺,还有点苦相,不符合主流,只能接些婆婆妈妈的角色。 如《县委书记》里的沈丽虹。《前世今生》里的湘兰。《孝子》里的大儿媳谢言…… 即便如此,投资方还是不满意,要“卖点”。 她无特色。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个机会,从眼前赤裸裸流失。 “我老问自己,我怎么没卖点啊?有一段时期心里有些波动,不平衡,会有烦、累的感觉,有时都不想做演员了,这个行业竞争这么激烈,好角色总是擦肩而过……” 想了很久,咏梅决定自己成为卖点—— 使劲钻研演技。 在《地久天长》前,她演过38部作品,做了24年配角。 老妇人、儿媳妇、老妈子、乡下老人、女强人,全部演过。 没有人知道她是怎样熬到今天的,只是在鲜少的采访中,咏梅不止一次强调: 我就是不喜欢太耀眼的感觉,我想我是要保持一个比较冷静的心态,更有利于塑造角色。 我与这个行业保持一定距离,是想更纯粹地去表演,我更关心角色、表演带给我的内心快乐。 演技大于一切的她,行走坐卧,凡拿到剧本,必会对角色钻研又揣摩,不光“说出”台词,更要成为剧中人。 就像《新民晚报》评价王景春说的:你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你一个人物! 进了剧组是演员,出了剧组,她从未当自己是明星。 咏梅曾大方对采访杂志说:“很长时间,我都没有把自己当成娱乐圈的人,别人一介绍我是演员,我就觉得很陌生、很不自然。” 低调、真实、勤奋,49岁这年,咏梅成功了。 她用踏实又柔软的演技,还击了所有质疑。 有记者问她:没上过一天表演院校,也没有任何特殊的机遇,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 咏梅轻笑: “1998年拍《梦开始的地方》,是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拍完《梦开始的地方》,我的心理和对表演的理解都变得成熟了。” 《梦开始的地方》,就是她梦开始的地方。 一座银熊奖,是最好的证明。 ![]()
![]()
可是,这样的荣耀,这般的好演员,却无人问津。 以前没有。如今得奖,也极少有人关注。 时尚芭莎发声质问:中国的中年演员斩获柏林影帝影后,他们不值得一个热搜吗? ![]()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为网友把目光,全聚集在商业片,与流量明星上。 毫无作品的包文婧,在综艺上哭一哭,就能登上热搜,被各大媒体叫好。 郑爽随便抽根烟、生个气、换个发型,甚至骂人,都能长期占据流量顶端。 Angelababy之流,抠图、替身、光靠瞪眼与嘶吼,就能拿到数千万片酬。 迪丽热巴凭《漂亮的李慧珍》,居然封了后。 但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演员,却没有流量,也没有人在乎。 劣币驱逐良币,良币无法立足,必然导致真正的好作品越来越少,而油头粉面的流量小生横行于世。 可流量小生小花呢,能拍什么作品呢? 《择天记》、《甜蜜暴击》、《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武动乾坤》,哪个剧是好剧? 没有。 不仅制作粗糙,演技可怕,故事都无法自圆其说。 但市场就是充斥着这样的垃圾片。 所以,老戏骨房子斌感慨:“自己已经跟市场慢慢地分开很远。” 任素汐哭诉:“因相貌平平、年纪大,没人找自己拍戏。” 宋丹丹悲凉诉说:“人到中年,几乎没拍什么属于自己年龄段的戏了。” 种种现象,令人心寒。 我想,如果我们依然希望中国电影,能在世界有一席之地,能在文艺史上有漂亮的一笔,我们就应该给好演员以关注。 关注好作品。就像为《我不是药神》捧场一样。 关注好演员。就像美国人对刘易斯的认可与追随一样。 关注真正的中国电影。就像我现在为王景春、咏梅和《地久天长》呼吁一样。 我相信,好电影的春天即将到来。 因为,我们都在觉醒。 作者:池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