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大聚焦金银器、丝绸、漆器的主题展览分别在合肥、香港、上海举办。《华丽志》特为读者梳理导览。 “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专题展 地点:安徽合肥,安徽博物院蜀山馆 展期:至2026年1月6日 本次展览规模空前,汇聚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61家单位的362件/套(共490件)展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39件/套(197件),占比38.3%,是安徽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珍贵文物最多的金银器专题临时展览。 展览以中国目前最早的金饰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金银器在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与艺术脉络。展品涵盖三星堆、金沙、武王墩、燕下都、海昏侯、何家村、法门寺、江口沉银、明定陵等全国重要遗址的精品文物,包括三星堆商代金面具、北魏鹿角金步摇、隋代萧皇后冠、南宋葵花形金盏、明代金蝉玉叶、万历皇帝乌纱翼善冠、清代碧玺石金螃蟹等诸多“网红”文物。 “丝绸中国——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专题展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展期:至2026年4月6日 在非洲苏丹出生的贺祈思先生(Mr. Chris Hall),于英国剑桥大学修读历史,其后成为特许会计师。1978年他来到香港工作,并在这里爱上中国纺织艺术,这份热情成为他接近半世纪收藏的重心。为支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发展,以及推动全球对中国纺织品的研究和欣赏,贺祈思先生在2024年承诺向博物馆捐赠约3,000件珍藏,建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是全球最全面及最重要的中国纺织品收藏之一。当中逾100件藏品于全新专题展览“丝绸中国——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率先亮相。 知名中国纺织艺术收藏家贺祈思(Chris Hall)与本次展出的藏品。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展览呈现了中国近3000年工艺技术和艺术美学成就,按时序分为5个单元:第一单元呈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南北朝时期丝绸生产技艺的发展,以及通过丝绸之路展开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二单元聚焦隋唐时期璀璨的丝绸艺术;第三单元介绍宋元时期不同地区的织造与装饰工艺,以及与西亚、欧洲的密切往来;第四单元探索明代华丽的宗教与宫廷织物丝绸;第五单元展示清代的织造体系,以及当时中国丝绸出口贸易的繁盛。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重点展品包括战国时期深褐地对龙对凤几何纹锦、唐代紫绫地大团窠联珠对狮纹袍、明代蓝色纱绣斗牛纹褂,以及众多明清时期的官服补子等。 贺祈思表示,他40多年来致力搜集、保存中国织绣珍品,期盼让它们回到丝绸起源地作研究与展示。他认为,这批收藏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后,不仅能向公众呈现织绣珍品的独特价值,更能为中国纺织研究作出贡献。 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至2025年11月23日(部分展品展至10月12日)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共汇聚127件宋元明漆器珍品,112件来自日本,15件来自中国。其中重要文化财7件,重要美术品2件,宋元珍品占比一半以上。展品来自东京国立博物馆、九州国立博物馆、根津美术馆、出光美术馆、镰仓国宝馆、东大寺等日本博物馆、美术馆、寺庙以及镇江博物馆、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国内机构,皆为中国漆器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器物,涵盖多种工艺类型,向观众系统、全面、客观地呈现宋元明漆艺的辉煌成就与历史地位。 | 信息及图片来源:博物馆官方公众号;文汇报;南方都市报
来源:华丽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时尚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26159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