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美书店——茑屋书店背后的出品方,是一家日本体验式零售的领军公司:Culture Convenience Club(以下简称“CCC 集团”)。 从一家小小的“咖啡+书籍+音像店”店,经过37年,CCC 集团已经发展为跨多个领域生活提案策划公司,集团所有业务都围绕“生活方式内容(Lifestyle Contents)” 、“平台(Platform)”、“数据库(Database)”三个关键词展开。 换个角度,CCC 集团更像是一个深耕生活方式领域的孵化平台,借助其丰富的媒体、零售、生产、营销等服务,帮助一个个新兴品牌完成从由无到有的历程。那么,CCC 集团到底是如何孵化和培育自有品牌的呢?《华丽志》本文将揭晓这个谜底。 
	 CCC 有哪些自有品牌?CCC 已经打造出多个自有品牌,例如: 
 
	 上图,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是:Culture By Design、Lelierre、Cu apothecary、Black Bear、Hedera、Necott Store、IROMEKI CCC 如何打造自有品牌?
 “CCC 集团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这句话准确的概述了公司的特点。基于打通了日本众多商家的 T-Point 积分体系,CCC 集团能够追踪1/3以上日本居民的消费行为,并将数据拆分成300多个精细的维度,例如性别/年龄/消费商品品类/地点等。 这些数据不仅用于 CCC 集团对外提供的企业咨询服务,还被用在了自身品牌的孵化上,比如:如何确定目标客户群、怎么选产品、如何定价、不同门店采用怎样的商品组合等。 文具品牌 Hedera 的诞生便是如此:在日本,女性占到了 CCC 集团旗下零售商 Tsutaya 和茑屋书店用户的一半。在截止到2017年底6400万 T-Point 会员中,购买文具的消费者关键词包括:女性、30~40多岁。再根据这两个关键词,CCC 进一步筛选出最受欢迎的商品价格区间。 由此,集团专推出了这一面向 30~40多岁的女性,讲求质感和设计感的品牌,商品的定价则介于人民币10~100元上下,产品设计上也颇费心思,“简约、让人用着不会厌烦的东西,同时它的设计又不会孩子气”,负责产品设计的 CCC Frontier Design 总裁矢原拓如此描述。 事实上,在推出 Hedera 之前,CCC 集团一直有高端文具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但没有成立具体的品牌,也没有在大量的门店铺货。 
	 
 2018年,CCC 集团旗下的零售商 Tsutaya 与日本某杂志展开合作,双方发起“文具总选举”网上投票活动,由消费者来决定上一年最受欢迎的文具产品。此外,CCC 还会举办线下活动,邀请日本的文具专家进行交流。 从投票结果中获得的第一手消费者偏好数据,于 CCC 集团开发相关文具产品有极大的好处。在宣布合作的新闻稿中,CCC 集团也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将来优化选品机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目前,CCC 集团已经拥有从产品开发、生产、运输、到营销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例如旗下子公司 CCC Frontier Design 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和网页设计,CCC Froniter 负责产品开发和销售、市场营销、线上线下运营等事项。 CCC Frontier Design 和 CCC Froniter 两家公司在2018年的一份公告中指出,面向外部企业提供批发销售、OEM/ODM、门店运营、产品设计等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CCC Frontier Design 和 CCC Froniter 共同操刀的品牌包括:Culture By Design、Hedera、IROMEKI 等。 营销方面,CCC 集团可提供的服务包括:媒体露出(CCC 集团旗下媒体进行项目介绍)、线下活动(在涩谷 Tsutaya 等实体店进行商品体验展示)以及旗下零售网络提供的渠道推广等。 例如在 Green Funding 进行众筹的中国澳门背包品牌 UNO,最后在 Tsutaya Book Apartment 门店进行展示和销售。 Green Funding 是CCC 集团持股38%的众筹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