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购物蓬勃发展致使消费者造访实体门店的次数下降,许多零售商家的业务因此而一蹶不振,使各国零售业都出现了大幅关店的现象。 数据调研公司 Coresight Research 的统计显示,由于鞋业零售巨头 Payless 和儿童服饰零售商 Gymboree(金宝贝)等大型连锁商家宣告破产,截止至目前,美国本土今年已经有 7500余家零售门店关闭。 知情人士透露,为了降低商场空置率,留住更多的租户,投资银行 PJ Solomon 联合一些商业地产公司进行了深度讨论,希望能够为濒临破产的商家提供帮助,使他们免除破产的结局。 此前,商业地产公司为了让业务状况不佳的商家保持经营,会向租户提供一些减免租金的优惠政策。但本次,他们推出了全新的合作战略。 商业地产公司希望,将租户无法支付的租金和其他债务转化为担保债务(Secured Debt),让他们能够在危急时刻获得一丝喘息的空间和更多转圜的余地。如果租户没能恢复业务,依旧难逃破产的结局,商业地产公司作为贷方也能够在公司重组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优先竞标品牌资产,抵消此前的债务。 包括PJ Solomon 在内,所有参与讨论的公司均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 Lindsay Dutch 表示, 经此一劫,可能只有不到半数的美国购物中心能够生存下来。他相信,商业地产公司不会盲目的投资。而多元化的租户也能够让商业地产公司清晰了解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类似这种房东成为投资人的情况发生在三年前。当时,美国最大的两家商业地产公司 Simon Property Group Inc. 和 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 Inc. 为了让美国青少年时尚零售商 Aeropostale 免除关闭门店的命运,加入了收购品牌的行列,保留了品牌旗下的 200余家连锁门店。 Simon Property Group 的首席执行官 David Simon 表示, 集团有能力为租户提供更多的帮助,也愿意采取独立或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方式帮助租户生存下去。他们不仅是地产商,也可以成为品牌投资商。 金融公司 Turnaround Management Association 的首席执行官 Scott Stuart 表示, 租户破产关店后,商业地产公司将不再能获得任何的收益,这其实也是一种损失。如果他们能够保证零售门店租户的留存率,帮助他们生存下来,这种全新的合作方式不失为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 丨消息来源: 彭博社、Zero Hedge 丨图片来源: 免费图片网站 Pixabay |